形态描述
头顶橙黄色;额包括中脊、触角和喙黄色;额侧脊黑褐色;颊近复眼处黑褐色,并扩展到额侧脊的内方,端部黄色;唇基基部中央有一倒长三角形橙黄色斑,两侧暗褐;前、中胸背板黑褐色,但前胸背板中脊后半段,小盾片基部两侧、后侧缘及翅基片周缘橙黄或黄色,胸部腹面淡黄褐色;各胸足腿节除端部一小部分外,为暗褐(前、中足)或黑褐(后足),足的其余部分除胫节基部有黑色斑纹外,为淡黄(后足)或污黄色(前、中足);后足胫距淡黄色。前翅无色透明,前缘灰黑色,横脉内方在Sc+R和Cu脉的分岔处各有一灰黑色短横带。腹部黑褐色,腹面各节后缘和侧缘红褐色。
头顶中长稍大于基宽(1.15:1),基部宽于端部约1.4:1,中侧脊起自侧缘近中部,汇合于头顶端缘,基隔室后缘宽为中长的1.9倍,为最大长的1.6倍;额长为最宽处宽2.5倍,端宽大于基宽1.4倍;后唇基基部明显宽于额的端部;触角第1节长宽近相等,第2节为第1节长的3倍。前胸背板与头顶等长,中胸背板长为头顶与前胸背板长度之和的1.25倍;足细长,后足胫节仅中偏下方有一小刺。
雄虫臀节短,位于尾节臀陷内,臀突黄白色,薄片状,陷入臀节内,很不明显;尾节后开口宽大于长,腹缘中部呈“V”形深陷,二侧各有一端圆而宽大的片状突起,侧、腹缘交接处凹陷,侧面观,腹缘长于背缘,后腹角宽圆;阳茎具阳茎基,阳茎管状,细长弯曲,阳茎基突较阳茎细,大致与阳茎等长;阳基侧突小,向背后方稍岔离,端部腹向弯曲呈倒钩状。
长翅型雄:体连翅长2.6mm,体长1.4mm,翅长2.3mm。
观察标本:1♂,云南景洪,1983.Ⅷ.21,胡春林。
头顶中长稍大于基宽(1.15:1),基部宽于端部约1.4:1,中侧脊起自侧缘近中部,汇合于头顶端缘,基隔室后缘宽为中长的1.9倍,为最大长的1.6倍;额长为最宽处宽2.5倍,端宽大于基宽1.4倍;后唇基基部明显宽于额的端部;触角第1节长宽近相等,第2节为第1节长的3倍。前胸背板与头顶等长,中胸背板长为头顶与前胸背板长度之和的1.25倍;足细长,后足胫节仅中偏下方有一小刺。
雄虫臀节短,位于尾节臀陷内,臀突黄白色,薄片状,陷入臀节内,很不明显;尾节后开口宽大于长,腹缘中部呈“V”形深陷,二侧各有一端圆而宽大的片状突起,侧、腹缘交接处凹陷,侧面观,腹缘长于背缘,后腹角宽圆;阳茎具阳茎基,阳茎管状,细长弯曲,阳茎基突较阳茎细,大致与阳茎等长;阳基侧突小,向背后方稍岔离,端部腹向弯曲呈倒钩状。
长翅型雄:体连翅长2.6mm,体长1.4mm,翅长2.3mm。
观察标本:1♂,云南景洪,1983.Ⅷ.21,胡春林。
生物学